精彩资讯
洁净厂房的防火控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洁净厂房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医药、精密仪器制造、科研等各个领域中,由于它在温度、相对湿度及洁净度方面有着严格的控制规范,其优势性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洁净度的级别通常有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不等。它是以在动态条件下,单位体积内含尘量来划分级别的。级数越低,含尘量越低,级数越高,含尘量越高。据笔者调查,新建的洁净厂房一般有着严格的消防安全要求控制,往往洁净级别较高对消防安全要求也越高。
一、洁净厂房火灾危险特性分析
1、火灾危险源多,火灾发生概率高
在医药、化工、电子等行业,以生产工序或生产流程的流水作业要求来划分功能的情况比较突出,这使某些危险工序或危险设备直接影响到建筑和人员的安全。特别是一些使用原料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品带有易燃易爆危险性的,无法从建筑构造或建筑布局中加以防范,使得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大大增加。
2、洁净区域大,防火分隔困难
随着现代工业特别是电子工业类的飞速发展以及洁净技术的不断更新,洁净区的面积也不断增大。如某芯片生产企业根据工艺需求,洁净区面积达近十万平方米,穿孔楼板使工厂洁净区与原料设备区融为一体,洁净区又与送回风井道一体化设计,高度达二十余米。对于此类超大型的洁净厂房,水平垂直防火分区分隔的设置困难重重。当发生火灾时,火灾产生的烟尘易蔓延至整个厂区,造成全面性的损害。
3、室内迂回曲折,人员疏散困难
随着洁净区面积的不断增大,对空气悬浮粒子浓度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洁净厂房内工艺隔离措施、除尘防尘设施也不断增加。厂内走廊、通道的布置均要先满足工艺的要求,使得室内平面布置迂回曲折,人员疏散困难。大部分医药、电子、食品类洁净厂房属于劳动密集型厂房,特别是包装车间、装配车间等,大多是车间小、人员多,发生火灾也易造成群死群伤。
4、建筑结构密闭,排烟扑救困难
为保证洁净室的净化度要求和节约能耗,生产区往往不设外窗或设数量较少的固定窗,生产空间保持结构密闭,一旦发生火灾,热量难以散发,烟气难以排出,使得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火场排烟越发困难。部分洁净厂房的保温材料在火灾时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被引入封闭的洁净厂房,也给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带来极大的困难。此外,洁净室的分隔墙及吊顶较多地采用金属板,对电磁波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对无线通讯的影响尤为巨大。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救援时的无线通讯系统很难在洁净区内使用,使消防救援行动更为困难。
5、火灾蔓延迅速,早期发现困难
洁净室一般均有较高的温湿度要求,送风、排风和除尘风管较为复杂,风管通常布置在洁净室上方的技术夹层内,发生火灾时火势易顺着风道迅速蔓延。洁净厂房内风管密布,大量使用难燃保温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火灾蔓延,更会大量产生有毒有害的燃烧产物,也容易引起人员的伤亡。洁净室内工艺物料和公用工程管道、电缆布置错综复杂,且布置隐蔽,一般安装在技术夹层或暗敷于隔墙内,发生故障不易及时发现,火灾隐情不易发现。
6、生产工艺特殊,次生灾害控制困难
部分洁净厂房由于生产生物活性物质,一旦发生火灾,不仅要控制、扑灭火灾,还要控制次生灾害的产生。一旦控制次生灾害措施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将远远大于火灾造成的后果。
二、洁净厂房的防火措施
1、专门设计,严把装修材料关
洁净室的顶棚和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洁净生产与一般生产区域之间应设置不燃烧体隔断设施。这样可以避免因室内任何一方发生火灾殃及另外一方,避免燃烧时产生窒息性气体、有害气体等。目前国内外制造厂家生产的洁净室用金属壁板,大部分均能满足上述要求。同时,洁净厂房应进行专门设计,并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其主体建筑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吊顶、隔墙及保温、隔热、装饰用材应尽量采用不燃材料或经防火处理的材料,从源头上杜绝可燃、易燃材料大量使用的局面,降低建筑火灾荷载。
2、加强危险性工艺消防安全管理
洁净厂房内,易燃易爆物品应只限于当班用量,下班后对剩余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入安全场所。使用易燃液体和气体的洁净厂房必须安装排风设备,且易燃液体蒸汽和气体的尾气管应与洁净厂房排风系统分开,单独设置排出室外。洁净厂房内严禁使用明火加热,如采用电加热,必须密闭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3、严格落实防火分隔
洁净厂房内要严格划分防火分区,用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等进行分隔,排风系统应设置调节阀、止回阀,并且风管在穿过楼板、防火墙处必须设置防火阀,缝隙处采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
4、厂房内防火、灭火相关设施要齐全且合理
洁净室和技术夹层均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设施,在高精密电气设备的洁净室,应配置二氧化碳、卤代烷灭火系统,疏散走道(尤其是拐角处)应设置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及消防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插孔电话等设施。并根据工艺生产的特点和要求及可燃物种类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
相关新闻
2024
05-22
2023
11-10
2021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