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资讯


洁净室空调洁净化方案——制冷方案与热、湿处理方案


一、制冷方案
  制冷方案应根据供冷要求(耗冷量、供冷方式、冷冻水温等)、工程建设地区的水源情况(水温、水质、水量等)以及电源、热源筹备方而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既要求有较好的经济指标,又要考虑当地的可能性。
  制冷装置的选用是制冷方案确定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制冷装置的主要类型如下。
1、压缩式制冷装置
  压缩式制冷装置包括活塞(往复)式、离心式和螺杆式三种。
  活塞(往复)压缩式制冷装置的主要设备是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常用工质氨(NH3)、氟利昂—12、22(F—12、22)。这类设备用电动机带动,使用方便,品种多,产品全,能满足各类空调供冷的要求,被广泛采用。但一次投资大,设备费用高,耗电量大,维护管理比较复杂。
  离心压缩式制冷装置的主要设备是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常用工质是氟利昂—11、113、114(F-11、113、114)。该机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原理相同,但它只有回转运动,比活塞式运转平稳,振动小、机件少,常与蒸发器,冷凝器组合为一体,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较大,因此只有空调耗冷量较大时,才选用这类设备。
  螺杆式压缩制冷装置的主要设备是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常用工质是氟里昂—12、22、氨(F-12、22、R717)。目前生产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与活塞式相比,虽效率稍低,但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吸气系数高、排气温度低、单级压缩比大,对湿行程不敏感,排气脉动小,易损件少,柱修周期长,制冷量可无级调节等优点,因此在各种制冷装置中得到较广泛应用。一般在(120—800)x105kJ\h容量范围内的制冷装置中用该机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2、吸收式制冷装置
  吸收式制冷装置利用热能制冷。常见的有氨—水吸收式制冷装置和水—溴化锂水溶液吸收式制冷装置。前者适用于低温冷冻;后者适用于空调供冷,制取4℃以上空调或工艺用冷水。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中水为工质,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它的优点如下。
对蒸汽热源的压力有极大的适应能力,当蒸汽压力为0.02—0.1MPa时,可采用单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当蒸汽压力为6.0—1.0MPa时,可采用双效溴化锂制冷机。
  其次设备简单,基本上是热交换器的组合体,容易制造,除小功率的屏蔽泵、真空泵外,无运动部件,因此振动小、运转平稳;设备在真空下工作,工质无嗅、无毒、对人无害,使用安全,操作管理简单;容易实现设备操作自动化,制冷能力可在10%~100%范围内自动调节;对冷却水的水温适应性强,即使达到37~38℃,设备仍能正常运转;节省电能,单机制冷量相同条件下,溴化锂制冷机的耗电量仅为压缩式制冷机的5%左右,这对于供电紧张而热源较充足的地区是很适用的。但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也有缺点和使用的局限性,主要是溴化锂水溶液在接触空气的情况下,对金属具有强烈腐蚀性,一旦遭到腐蚀,不仅影响传热效果,降低使用寿命,而且会引起设备损坏,所以要求设备必须严格密封,在运行管理上也需十分注意。
3、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
  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也是利用热能进行制冷的一种设备,以水为制冷剂,以蒸汽为制冷动力。蒸汽的压力要求0.2—0.8MPa,其主要优点有:设备在真空下工作,除泵以外,无转动件;制冷剂为水,对人无害,使用安全,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容易制造,一般机械工厂或机修车间都可加工制造;设备一次投资小,而且可以安装在室外,节省土建费用;可利用工业企业中的废热或工业企业中的采暖锅炉,冬季供热采暖,夏季供汽制冷。
  蒸汽喷射制冷的主要缺点是效率较低,设置专用锅炉和利用小型采暖锅炉供汽是不经济的。冷冻水温在5℃以上时可以采用,在100℃以上时比较经济。其效率随冷冻水温度变化,冷冻水温度越低,消耗蒸汽量越大,效率越低。此外,冷却水量很大,单机制冷量相同条件下,蒸汽喷射式制冷机所需冷却水是为压缩式或溴化悝吸收式的1.5倍左右,这对于水源紧张的地区是不宜采用的。

二、热、湿处理方案
  热、湿处理的过程包括加热、冷却、加湿和减湿。热、湿交换的介质有水、蒸汽、液体吸湿剂和制冷剂。热、湿交换的设备可分为直接接触式和表面式,其中直接接触式包括喷水室和蒸汽加湿器。表面式包括空气加热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和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
  直接接触式热、湿交换设备的特点是,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直接和被处理的空气接触,通常是将其喷淋到被处理的空气中去。例如,在喷水室中喷出不同温度的水,可以实现空气的加热、冷却、加湿和减湿等多种空气处理过程。利用蒸汽加湿器喷蒸汽,可以实现空气的等温加湿过程;利用喷淋设备喷淋液体吸湿剂,可以实现空气的各种减湿过程。
  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的特点是,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不和空气直接接触,热、湿交换是通过处理设备的金属表面进行的。例如,在空气加热器中通人热水或蒸汽,可以实现空气的等湿加热过程;而在表面冷却器中通人冷冻水或制冷剂,可以实现空气的等湿冷却或减湿冷却(即干燥冷却)过程等。
  必须指出,在电加热器和使用固体吸湿剂的空气处理设备中,没有上面提到的那些参与热、湿交换的介质,它们是利用电能加热空气或固体吸湿剂的物理、化学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作用原理与直接接触式和表面式热、湿交换设备有所不同。
  常用的热、湿处理方案如下:
1、加热方案
  利用空气加热器中通入热水或蒸汽,可以实现空气等湿加热过程,空气加热器通常用于空调系统的一次加热和二次加热,可以提供较大的供热量,并且比较经济。
  利用电加热器是让电流通过电阻丝发热来加热空气。电加热器有加热均匀、热量稳定、效率高、结构紧凑和控制方便等优点。因此,在空调机组和小型空调系统中应用较广。在恒温精度要求较高的大型空调系统中和净化空调系统中,也经常在送风支管上使用电加热器来控制局部加热,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加热或叫精加热。但是,采用电加热器要耗费较多的电能,所以在加热量要求较大的地方不宜采用。
2、加湿方案
  利用普通的蒸汽喷管对空气进行加湿。普通的蒸汽喷管是由略粗于供汽管道的管子组成,上面开有若干直径为2—3mm的小孔。蒸汽在管网压力作用下,由这些小孔喷出,混到从蒸汽管周围流过的空气中去,使空气得到加湿。普通的蒸汽管虽然构造简单,容易加工,但喷出的蒸汽往往夹带凝结水滴,影响加湿效果的控制。通常用于湿度要求不严格的系统中。
  利用干式蒸汽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加湿。干式蒸汽加湿器就是在喷管外设一蒸汽保温外套,在保温外套内通人高压蒸汽,因而保证喷管外壁有较高的温度,不至于在管内产生凝结水。蒸汽再经过加湿器简体、导流箱、导流管和加湿器内的简体,最后干蒸汽经喷管喷出加湿周围的空气。通常用于大型空调系统中。
  利用电加湿器中的电能产生蒸汽,不经管道的输送,而将蒸汽直接混到空气中去进行加湿。电加湿器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式和电极式两种。电极加湿器结构紧凑,加湿量容易控制,所以应用较多。其缺点是耗电量大,电极上易积垢和腐蚀。因此,宜用在小型空调系统中。目前整体式空调机组多采用电极式加湿器,并与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通风机等一起组装在一箱体内,使用方便。利用喷循环水的方法对空气进行加湿。在淋水室和淋水表冷段,都设有喷水泵,冬季喷池内的循环水,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加湿。这种方法处理的风量较大,耗电量少,对湿度易于保证,是集中式空调系统中经常采用的加湿方法。
3、冷却干燥方案
  在淋水室中利用低于空气露点温度的冷冻水对需要处理的空气直接进行喷淋,使其产生热、湿交换,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冷却干燥处理。这是空调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淋水室处理空气有以下优点:

  具有热工性能上的多样性,即可用于降焓、降温、降湿,又可用于增焙、增温、增湿,在不同的季节均能保持较严格的相对湿度。当喷水温度不同时,淋水室可以对空气做不同过程的热工处理。
  设备比较容易制造,可以现场加工,也可以由专业化工厂制造,现场组装;金属耗量较少,造价较低;可以兼作空气净化用,除去空气中的灰尘,使空气清新,改善工作条件。
  淋水室处理空气有以下缺点:
  设备的占地面积大,两排卧式淋水室最小长度为1.9m,三排最小长度为2.5m,而表冷器的长度一般不超过0.6m,淋水表冷器也只是1.4m。水系统较为复杂,为了适应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一般用改变喷水温度的方法调节,即利用一部分循环水。因此,每套空调器都必须设置水泵;另一方面水系统为开式系统,回水无压力,如回水不能靠重力流出或做它用,则需要设回水箱或回水泵;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变脏,需定期排污并补充新水。
  利用冷水式表面冷却器处理空气,使产生热、湿交换,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冷却干燥处理。这也是空调中普遍应用的方法。
  冷水表冷器与淋水室比较,处理空气能力相近,其优点如下:
a.设备的体积小,所需机房面积小,安装简便;
b.水系统比较简单,由于水循环可以采用封闭式系统,可以省去冷水箱和回水箱以及喷水泵;水与空气不直接接触,避免了空气与水的相互污染,水系统的补水量大为减少;
c.输水系统电能消耗低,每套空调器的表冷器,无需设置水泵,表冷器的阻力损耗全部由动力站的冷冻给水泵负担,尽管表冷器的空气阻力较大,但处理空气的总耗电量一般都较低。
  冷水表冷器处理空气有以下缺点:
  对空气的处理过程不像淋水室那样具有多样性,只能实现减焓降湿(即湿式冷却)、减焓等湿(即干式冷却)和增焙升温的一部分(即加热)三种处理过程,需加湿时,还须另设加湿器,不易达到较严格的相对湿度要求,这是表冷器处理空气的最大缺点。
  设备制造工艺复杂,不能现场加工,只能由专业工厂生产,现场组装;金属消耗量大,一般要消耗较多的有色金属;造价也较淋水室高,10000—160000m3/h八种规格的表冷器与三排淋水室的造价相比较,平均要高出30%以上。无除尘、去味作用。
为了消除上述缺点,增加热交换效率,也可采用带淋水的表冷器。
  带淋水的表冷器,淋水仅作为加湿除尘用。其处理功能可以和淋水室相同,适用于要求采用闭式冷水系统,且相对湿度要求严格又不能用蒸汽加湿或用蒸汽加湿不合理时(例如无蒸汽源或不能全天供蒸汽)。利用直接蒸发式表冷器也可对空气进行处理,实现对空气的冷却干燥处理,这是小型空调机组昔遍采用的方法。
  直接蒸发式由于采用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作为空气冷却器,因此设备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初投资也最省;但冷媒的管路损失大,要求密封严格,故蒸发器与冷冻机距离不宜拉得很远,一般一台冷冻机的蒸发器供给一个送风系统,组成整体式机组。直接蒸发式表冷器不易调节,不易保持严格的相对湿度,一般用于相对湿度无严格要求的系统。

相关新闻

药厂洁净室节能的九种方式

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能源政策。但是,长期以来,药厂洁净室设计中针对的主要矛盾是微粒,而节能问题一直未引起高度重视。随着我国GMP达标药厂的洁净室建设规模迅速发展与扩大,从药厂洁净室设计上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从建筑布局、工艺条件上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能耗和药品生产成本。 1、设计合适的车间型式现代药厂洁净厂房以建造单层大框架正方形大面积厂房最佳。其显著优点是外墙面积最小、能耗低,可节约建筑、冷热负荷的投资和设备运转费用。另外,可控制和减少窗墙比,加强门窗构造的气密性。再者,在有高温差的洁净室设置隔热层,围护结构采用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好的材料及构造,建筑外墙内侧采用保温或夹芯保温复合墙板,在湿度控制房间设置有良好防潮性能的密封室,这些措施均能达到节能的目的。2、减少洁净空间体积洁净空间的减少,意味着风量比、换气次数、送风动力消耗都随之降低。洁净室每平方米耗能是普通空调办公楼的10~30倍。若减少洁净体积30%,可节能25%。又由于1万级洁净区电耗是10万级的2.5倍,因此,企业应按不同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分别集中布置,尽最大努力减少洁净室特别是高级别洁净室的面积,同时,应使洁净度要求高的洁净室尽量靠近空调机房,以减少管线长度,降低能量损耗。减少洁净空间体积的实用技术之一是建立洁净隧道或隧道式洁净室,其可以满足生产对高洁净度环境和节能的双重要求,使洁净工艺区空间缩小到最低限度,风量大大减少。另外,还可采用洁净隧道层流罩装置,以抵抗洁净度低的操作区对洁净度高的工艺区可能存在的干扰与污染。在同样的总风量下,可以扩大罩前洁净截面积5~6倍。同时,还可通过洁净小室、洁净工作台、自净器、微环境等形式,如带层流装置的称量工作台以及带层流装置的灌封机等,实行局部气流保护,以维持该区域的高洁净级别要求,且减少洁净空间体积。3、降低洁净室污染值降低洁净室的污染值也有利于药厂洁净室的节能。洁净室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不是人,而是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清洁剂、粘接剂、现代办公用品等。因此,使用低污染值的绿色环保材料可使药厂洁净室的污染状态很低,这也是减少新风负荷,降低能耗的很好的途径。4、合理设计空气洁净等级在药厂洁净室设计中,对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确定,应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艺生产能力、设备的大小、操作方式和前后生产工序的连接方式、操作人数、设备自动化程度、设备检修空间、设备清洗方式等因素,以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达到节能要求。首先是按生产要求确定净化等级,如对注射剂稀配可定为1万级,而浓配对环境要求不高,可定为10万级。其次是对洁净度要求高、操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场所使用局部净化措施。如大输液的灌封等可在1万级背景下局部100级的生产环境内操作。再者是允许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调整生产环境洁净要求。如注射剂稀配1万级,当采用密闭系统时生产环境可为10万级。5、根据不同季节调控温湿度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从节能的角度出发,需要确定合适的洁净度等级、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GMP规定的药厂洁净室生产条件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考虑到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易长霉菌,不利于洁净环境的维持,过低易产生静电,使人体感觉不适。根据制剂生产实际,只有部分工艺对温度或相对湿度有一定要求,其他均着眼于操作人员的舒适感。因此,从我国人们的习惯和体质看,夏天温度应从24℃升高到26℃,相对湿度45%~65%比较合适。冬天应该在20℃以上,而相对湿度从45%降到自然状态(如20%)则节能是明显的。6、减少洁净室换气次数在保证洁净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换气次数、送风量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换气次数与生产工艺、设备先进程度及布置情况、洁净室大小及形状,以及人员密度等密切相关。如布置有普通安瓿灌封机的房间就需要较高的换气次数,而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洗灌封联动机的水针生产间,就只需较低换气次数即可保持相同的洁净度。7、适当降低照明强度药厂洁净室照明应以能满足工人生理、心理上的要求为前提。对于高照度操作点可以采用局部照明,而不宜提高整个车间的最低照度标准。同时,非生产房间照明应低于生产房间,但以不低于100流明为宜。根据日本工业标准照度级别,中精密度操作定为200流明,而药厂操作不会超过中精密度操作,因此把最低照度从≥300流明降到150流明是合适的,此项措施可显著节约能量。8、综合利用洁净气流综合利用洁净气流,将工艺过程和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是可以直接获益的节能措施。对于无尘粒影响的药厂洁净室,实行洁净气流串联,将洁净室按洁净度高低串联起来,最初的送风经过高级别送至低级别的房间后再回到空调机组,可省去若干高效过滤器。对于以消除余热为主、净化要求不太高的房间,可交叉利用洁净气流,并采用下送上回流向,下送可减少送风速度,提高送风温度,减少温差,而上回则可提高回风温度。9、工艺装备节能化药厂洁净室工艺装备的设计和选型,在满足机械化、自动化、程控化和智能化的同时,必须实现节能化。如对水针剂生产,可设计入墙层流式新型针剂灌装设备,使机器与无菌室墙壁连接在一起,而维修在隔壁非无菌区进行,不影响无菌环境。由于机器占地面积小,减少了洁净车间中100级平行流所需的空间,以及工程投资费用和人员对环境洁净度的影响,大大节约了能源。同时,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减少生产设备的排热量,降低排风量。如尽可能采用水冷式设备,并加强洁净室内生产设备和管道的隔热保温措施,减少排热量,降低能耗。(出自《洁净室》)

2021

05-27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