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资讯


洁净室空调洁净化方案


1、全室净化

以集中净化空调系统,在整个房间内造成具有相同洁净度环境的净化处理方式,叫全室净化。这是洁净技术中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方式,并且现在也仍然被采用。这种方式适合于工艺设备高大,数量很多,且室内要求相同洁净度的场所。但是这种方式投资大、运行管理复杂、建设周期长。

 

2、局部净化

以净化空调器或局部净化设备(如洁净工作台、棚式垂直层流单元、层流罩等),在一般空调环境中造成局部区域具有一定洁净度级别环境的净化处理方式叫局部净化。这种方式适合于生产批量较小或利用原有厂房进行技术改造的场所。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全室净化与局部净化相结合的净化处理方式,这是洁净技术发展中产生的净化方式,它既能保证室内具有一定洁净度,又能在局部区域实现高洁净度环境,从而达到既满足生产对高洁净度环境的要求,又节约能源的双重目的。例如,需要100级洁净度的操作工段,当生产批量较小时,只要在洁净度较低的乱流洁净室内,利用洁净工作台或层流罩等局部净化设备,就能实现全室净化与局部净化相结合的净化方式。

 

3、洁净隧道

以两条层流工艺区和中间的乱流操作活动区组成隧道形洁净环境的净化处理方式叫洁净隧道。这是全室净化与局部净化相结合的典型,是目前推广采用的净化方式,也被称之为第三代净化方式。
按照组成洁净隧道的设备不同,洁净隧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台式洁净隧道

这种形式的洁净隧道是将洁净工作台相互连接在一起,并取消中间的侧壁,组成生产需要的隧道型生产线。当工艺要求垂直层流时,可选用垂直层流工作台。当工艺要求水平层流时,则选用水平层流工作台。这种净化方式较全室净化更易保证局部空间的高洁净度,并由于工作台相互连接,可以减少或防止交叉污染。此外,对建筑的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求具备乱流洁净室的环境即可。其缺点是洁净工作台的尺寸固定,使操作面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工艺设备必须适应工作台的尺寸,调整起来也不大方便。

(2)棚式洁净隧道

这种形式的洁净隧道是将洁净棚,即棚式垂直层流单元串联在一条生产线上所组成的。根据工艺要求,洁净棚的面积可以变化,空气可以全部为室内循环式,也可连通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吸取部分新风。棚式洁净隧道适合于工艺设备较大的场所。

(3)罩式洁净隧道

这种形式的洁净隧道是将层流罩,即罩式垂直层流单元串联在一条生产线上所组成的。由于层流罩的进深比洁净棚小,只适用于工艺设备较小的场所。空气循环方式与棚式洁净隧道和台式洁净隧道相同,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洁净隧道。

(4)集中送风式洁净隧道

这种形式的洁净隧道是由集中式送风系统的满布高效过滤器的静压箱所组成的。层流工作区的宽度可依照工艺提出的要求确定,而不像台式、棚式和罩式洁净隧道那样,因局部净化设备的尺寸而限制层流工作区的宽度,设计可以更为灵活。采用这种形式时,回风可以通过技术夹道,也可像图这样,在乱流操作活动区设置地沟。此外,工业管道可布置在工作区的沿壁板一侧,排风管接至地沟。

洁净隧道的特点如下:

(1)在隧道内造成不同的洁净度,从而充分利用了不同洁净气流的特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要求。一般情况下,隧道内的两侧是高洁净度的层流工作区,中间是乱流的操作活动区。工艺区连成一条线,使用方便,人员的活动也不会引起交叉污染。

(2)由于在隧道内减少了层流面积,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要比全室净化的垂直层流洁净室节约三分之一以上。乱流活动操作区的净高较层流工艺区高得多,能满足人员舒适感的要求。

(3)技术夹道既可作为回风道,又可布置各种工业管道,安装工艺辅助设备。组成洁净隧道的局部净化设备(洁净工作台、洁净棚和层流罩等)、工业管道以及工艺辅助设备的维修均可在技术夹道内进行。由于技术夹道相对于洁净隧道为负压,因此,维修工作不会引起洁净隧道的污染,维修工作可在不停止工艺生产的情况下进行。洁净隧道所需的局部净化设备、顶棚、壁板、回风口及门窗等构件,可以标准化、模数化,由专业工厂加工生产,在现场组装。同时,洁净隧道可以迅速拆装,重新组合,为工艺变化提供了方便。

(4)洁净隧道可以按一定规模配置净化空调系统,因此空调系统可通用化、系列化,从而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

(5)一般情况下,洁净隧道对于建筑方面的要求比较简单,只要具备乱流洁净室的环境,即可满足要求。

4、洁净管道

把需要超高洁净度级别(如1级或10级)的工艺生产线,放在与室内空气环境隔绝的管道中的净化处理方式,叫洁净管道。这种方式要求工艺生产必须是自动化的,高效过滤器必须是以0.1μm尘粒为标准的才能实现超高洁净度。此外,这种方式由于被净化的是管道中的空气,送、回风量很小,可以大幅度地节约能量,是洁净技术的发展方向,也被称为第四代净化方式。

以上介绍的净化处理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目前技术上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是全室净化、局部净化(包括全室净化和局部净化相结合)以及洁净隧道三种净化处理方式,工程设计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净化方式作为设计方案。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局部净化方式。局部净化采用局部净化设备,在一般空调环境中实现。由于局部净化设备一般均由专业工厂生产,设备质量高,又可加快现场施工速度,在改建工程中可以优先考虑这种方案。

当只用局部净化方式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可采用局部净化与全室净化相结合的净化方式作为设计方案。当上述净化方式均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才选用全室净化的净化方式作为设计方案。由于这种方式要造成全室具有相同的洁净度,特别是洁净度级别高时,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很高,因此,洁净室的面积应严格加以控制。

相关新闻

药厂洁净室节能的九种方式

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能源政策。但是,长期以来,药厂洁净室设计中针对的主要矛盾是微粒,而节能问题一直未引起高度重视。随着我国GMP达标药厂的洁净室建设规模迅速发展与扩大,从药厂洁净室设计上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从建筑布局、工艺条件上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能耗和药品生产成本。 1、设计合适的车间型式现代药厂洁净厂房以建造单层大框架正方形大面积厂房最佳。其显著优点是外墙面积最小、能耗低,可节约建筑、冷热负荷的投资和设备运转费用。另外,可控制和减少窗墙比,加强门窗构造的气密性。再者,在有高温差的洁净室设置隔热层,围护结构采用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好的材料及构造,建筑外墙内侧采用保温或夹芯保温复合墙板,在湿度控制房间设置有良好防潮性能的密封室,这些措施均能达到节能的目的。2、减少洁净空间体积洁净空间的减少,意味着风量比、换气次数、送风动力消耗都随之降低。洁净室每平方米耗能是普通空调办公楼的10~30倍。若减少洁净体积30%,可节能25%。又由于1万级洁净区电耗是10万级的2.5倍,因此,企业应按不同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分别集中布置,尽最大努力减少洁净室特别是高级别洁净室的面积,同时,应使洁净度要求高的洁净室尽量靠近空调机房,以减少管线长度,降低能量损耗。减少洁净空间体积的实用技术之一是建立洁净隧道或隧道式洁净室,其可以满足生产对高洁净度环境和节能的双重要求,使洁净工艺区空间缩小到最低限度,风量大大减少。另外,还可采用洁净隧道层流罩装置,以抵抗洁净度低的操作区对洁净度高的工艺区可能存在的干扰与污染。在同样的总风量下,可以扩大罩前洁净截面积5~6倍。同时,还可通过洁净小室、洁净工作台、自净器、微环境等形式,如带层流装置的称量工作台以及带层流装置的灌封机等,实行局部气流保护,以维持该区域的高洁净级别要求,且减少洁净空间体积。3、降低洁净室污染值降低洁净室的污染值也有利于药厂洁净室的节能。洁净室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不是人,而是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清洁剂、粘接剂、现代办公用品等。因此,使用低污染值的绿色环保材料可使药厂洁净室的污染状态很低,这也是减少新风负荷,降低能耗的很好的途径。4、合理设计空气洁净等级在药厂洁净室设计中,对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确定,应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艺生产能力、设备的大小、操作方式和前后生产工序的连接方式、操作人数、设备自动化程度、设备检修空间、设备清洗方式等因素,以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达到节能要求。首先是按生产要求确定净化等级,如对注射剂稀配可定为1万级,而浓配对环境要求不高,可定为10万级。其次是对洁净度要求高、操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场所使用局部净化措施。如大输液的灌封等可在1万级背景下局部100级的生产环境内操作。再者是允许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调整生产环境洁净要求。如注射剂稀配1万级,当采用密闭系统时生产环境可为10万级。5、根据不同季节调控温湿度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从节能的角度出发,需要确定合适的洁净度等级、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GMP规定的药厂洁净室生产条件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考虑到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易长霉菌,不利于洁净环境的维持,过低易产生静电,使人体感觉不适。根据制剂生产实际,只有部分工艺对温度或相对湿度有一定要求,其他均着眼于操作人员的舒适感。因此,从我国人们的习惯和体质看,夏天温度应从24℃升高到26℃,相对湿度45%~65%比较合适。冬天应该在20℃以上,而相对湿度从45%降到自然状态(如20%)则节能是明显的。6、减少洁净室换气次数在保证洁净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换气次数、送风量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换气次数与生产工艺、设备先进程度及布置情况、洁净室大小及形状,以及人员密度等密切相关。如布置有普通安瓿灌封机的房间就需要较高的换气次数,而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洗灌封联动机的水针生产间,就只需较低换气次数即可保持相同的洁净度。7、适当降低照明强度药厂洁净室照明应以能满足工人生理、心理上的要求为前提。对于高照度操作点可以采用局部照明,而不宜提高整个车间的最低照度标准。同时,非生产房间照明应低于生产房间,但以不低于100流明为宜。根据日本工业标准照度级别,中精密度操作定为200流明,而药厂操作不会超过中精密度操作,因此把最低照度从≥300流明降到150流明是合适的,此项措施可显著节约能量。8、综合利用洁净气流综合利用洁净气流,将工艺过程和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是可以直接获益的节能措施。对于无尘粒影响的药厂洁净室,实行洁净气流串联,将洁净室按洁净度高低串联起来,最初的送风经过高级别送至低级别的房间后再回到空调机组,可省去若干高效过滤器。对于以消除余热为主、净化要求不太高的房间,可交叉利用洁净气流,并采用下送上回流向,下送可减少送风速度,提高送风温度,减少温差,而上回则可提高回风温度。9、工艺装备节能化药厂洁净室工艺装备的设计和选型,在满足机械化、自动化、程控化和智能化的同时,必须实现节能化。如对水针剂生产,可设计入墙层流式新型针剂灌装设备,使机器与无菌室墙壁连接在一起,而维修在隔壁非无菌区进行,不影响无菌环境。由于机器占地面积小,减少了洁净车间中100级平行流所需的空间,以及工程投资费用和人员对环境洁净度的影响,大大节约了能源。同时,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减少生产设备的排热量,降低排风量。如尽可能采用水冷式设备,并加强洁净室内生产设备和管道的隔热保温措施,减少排热量,降低能耗。(出自《洁净室》)

2021

05-27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