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资讯


洁净室空调洁净化方案——送风方案


普通的空调送风方式可分为集中式和局部式两种。另外,净化系统需要粗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结合空调与净化的双重要求,净化空调系统可分为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和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
1、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

空气的初效和中效过滤器及热湿处理设备(风机、加热、加湿冷却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机房内,用管道与布置在室内风口处的高效过滤器相连所组成的系统,叫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
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的送风方式可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风机系统
a.为防止污染空气渗入净化空调系统而再次污染中效过滤器后的空气,中效过滤韶一般应设置在系统的正压段。
b.为防止高效过滤器后的空气再次被污染,高效过滤器应尽量布置在系统末端即尽量靠近洁净室的送风口。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在空调机房内或离洁净室送风口较远的送风管道上集中布置高效过滤器的做法。
c
当回风含尘浓度较高或有大粒径灰尘、纤维等情况下,可在回风口或回风管道上设置中效过滤器。
d
在围护结构比较严密的条件下,为防止系统停止运行后室外污染空气由新风口进入洁净室,除在回风口或回风管道上设置中效过滤器外,可在新风人口管道上设置电动密闭阀并与风机连锁。当风机启动时,密闭阀打开,停止运行时关闭;或在新风人口管道上设置一般调节阀,再增设一道中效过滤器。
(2)设置值班风机的系统

当净化空调系统间歇运行时,为防止系统停运后室外污染空气通过围护结构的缝隙或从新风口进入洁净室,可以设置值班风机。
值班风机的风量按维持室内预定正压值所需换气次数确定;如果洁净室内的排风系统全天运行或在非生产时减少风量运行,则值班风机的风量还应考虑排风系统的排风量。
(3)并联的集中式系统

当一空调机房内布置多个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时,可将几个系统并联,只设一个新风热湿处理系统。这样做可以减轻每个集中式净化处理室空调系统的冷负荷与热负荷,而且运行比较灵活。
系统正常运行时,阀1和阀3关闭,阀2和阀4打开,新风风机3和送风风机5投入运行;系统值班运行时,阀1和阀3打开,阀2和阀4关闭,新风风机3投入运行,送风风机5停止运行。此外,当某个系统不需要运行时,可将阀1和阀2或阀3和阀4关闭,其相应的送风风机也停止运行即可,而其余系统可以照常使用。
(4)双风机系统

当系统阻力较大时,为了降低噪声,减少漏风量和便于系统的运行调节,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采用双风机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双风机系统由于两台风机串联使用,其效率较每台风机单独使用时要低,同时机房面积也大。
(5)两级高效过滤器系统。对于层流洁净室,为了延长顶棚高级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其更换次数及提高室内空气洁净度,可在送风静压箱人口处或空调机房内增设一道高效过滤器。这种做法的缺点是系统的阻力增大,投资也相应增加。
(6)部分空气直接循环的集中系统利用大型离心通风机实现部分空气直接循环的集中式系统。利用并联的小型离心式通风机实现部分空气直接循环的集中式系统。层流洁净室的换气次数很大,如果空调机房与洁净室的距离较远,可利用大型离心式通风机或风量大、风压高、效率高、噪声低的数台小型离心式通风机并联,就近实现部分空气的直接循环,缩短了大风管的长度,并节省了风管所占空间。

将小型离心式通风机和高效过滤器组成净化送风单元,然后用净化送风单元组成层流洁净室,其机房占地面积较土建式的小,施工周期也将大大缩短。
(7)设置消声器的集中式系统。系统利用装配式洁净小室,局部净化设备(洁净工作台、洁净棚、层流罩和自净器等)与一般空调环境所构成的系统,均叫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与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相结合的形式,它兼有集中式和分散式系统的优点,更能适应工艺生产的要求和建筑工程的客观条件。


2、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

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的基本形式如下。
(1)在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环境中,设置局部净化设备。
(2)在分散式空调系统的环境中,设置局部净化设备。
送风方案的选择

新建工程应根据洁净室的面积、净高、位置及消声、减振等要求,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采用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或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作为送风方案。一般情况下,面积较大,净高较高、位置集中及消声、减振要求严格的洁净室应采用集中式系统;反之,可采用分散式系统。
改建工程除应符合上述原则外,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作不同的处理。原有建筑内设有集中式空调系统时,可在空调系统内集中增设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或在送风口处增设高效过滤器,并且用提高风机转速或更换风机的方法,提高风机的风量和风压,组成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也可在室内增设局部净化设备,组成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

原建筑内未设空调系统时,可增设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也可增设净化空调器或小型空调器和局部净化设备,组成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

相关新闻

药厂洁净室节能的九种方式

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能源政策。但是,长期以来,药厂洁净室设计中针对的主要矛盾是微粒,而节能问题一直未引起高度重视。随着我国GMP达标药厂的洁净室建设规模迅速发展与扩大,从药厂洁净室设计上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从建筑布局、工艺条件上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能耗和药品生产成本。 1、设计合适的车间型式现代药厂洁净厂房以建造单层大框架正方形大面积厂房最佳。其显著优点是外墙面积最小、能耗低,可节约建筑、冷热负荷的投资和设备运转费用。另外,可控制和减少窗墙比,加强门窗构造的气密性。再者,在有高温差的洁净室设置隔热层,围护结构采用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好的材料及构造,建筑外墙内侧采用保温或夹芯保温复合墙板,在湿度控制房间设置有良好防潮性能的密封室,这些措施均能达到节能的目的。2、减少洁净空间体积洁净空间的减少,意味着风量比、换气次数、送风动力消耗都随之降低。洁净室每平方米耗能是普通空调办公楼的10~30倍。若减少洁净体积30%,可节能25%。又由于1万级洁净区电耗是10万级的2.5倍,因此,企业应按不同的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分别集中布置,尽最大努力减少洁净室特别是高级别洁净室的面积,同时,应使洁净度要求高的洁净室尽量靠近空调机房,以减少管线长度,降低能量损耗。减少洁净空间体积的实用技术之一是建立洁净隧道或隧道式洁净室,其可以满足生产对高洁净度环境和节能的双重要求,使洁净工艺区空间缩小到最低限度,风量大大减少。另外,还可采用洁净隧道层流罩装置,以抵抗洁净度低的操作区对洁净度高的工艺区可能存在的干扰与污染。在同样的总风量下,可以扩大罩前洁净截面积5~6倍。同时,还可通过洁净小室、洁净工作台、自净器、微环境等形式,如带层流装置的称量工作台以及带层流装置的灌封机等,实行局部气流保护,以维持该区域的高洁净级别要求,且减少洁净空间体积。3、降低洁净室污染值降低洁净室的污染值也有利于药厂洁净室的节能。洁净室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不是人,而是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清洁剂、粘接剂、现代办公用品等。因此,使用低污染值的绿色环保材料可使药厂洁净室的污染状态很低,这也是减少新风负荷,降低能耗的很好的途径。4、合理设计空气洁净等级在药厂洁净室设计中,对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确定,应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艺生产能力、设备的大小、操作方式和前后生产工序的连接方式、操作人数、设备自动化程度、设备检修空间、设备清洗方式等因素,以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达到节能要求。首先是按生产要求确定净化等级,如对注射剂稀配可定为1万级,而浓配对环境要求不高,可定为10万级。其次是对洁净度要求高、操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场所使用局部净化措施。如大输液的灌封等可在1万级背景下局部100级的生产环境内操作。再者是允许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调整生产环境洁净要求。如注射剂稀配1万级,当采用密闭系统时生产环境可为10万级。5、根据不同季节调控温湿度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从节能的角度出发,需要确定合适的洁净度等级、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GMP规定的药厂洁净室生产条件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考虑到室内相对湿度过高易长霉菌,不利于洁净环境的维持,过低易产生静电,使人体感觉不适。根据制剂生产实际,只有部分工艺对温度或相对湿度有一定要求,其他均着眼于操作人员的舒适感。因此,从我国人们的习惯和体质看,夏天温度应从24℃升高到26℃,相对湿度45%~65%比较合适。冬天应该在20℃以上,而相对湿度从45%降到自然状态(如20%)则节能是明显的。6、减少洁净室换气次数在保证洁净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换气次数、送风量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换气次数与生产工艺、设备先进程度及布置情况、洁净室大小及形状,以及人员密度等密切相关。如布置有普通安瓿灌封机的房间就需要较高的换气次数,而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洗灌封联动机的水针生产间,就只需较低换气次数即可保持相同的洁净度。7、适当降低照明强度药厂洁净室照明应以能满足工人生理、心理上的要求为前提。对于高照度操作点可以采用局部照明,而不宜提高整个车间的最低照度标准。同时,非生产房间照明应低于生产房间,但以不低于100流明为宜。根据日本工业标准照度级别,中精密度操作定为200流明,而药厂操作不会超过中精密度操作,因此把最低照度从≥300流明降到150流明是合适的,此项措施可显著节约能量。8、综合利用洁净气流综合利用洁净气流,将工艺过程和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是可以直接获益的节能措施。对于无尘粒影响的药厂洁净室,实行洁净气流串联,将洁净室按洁净度高低串联起来,最初的送风经过高级别送至低级别的房间后再回到空调机组,可省去若干高效过滤器。对于以消除余热为主、净化要求不太高的房间,可交叉利用洁净气流,并采用下送上回流向,下送可减少送风速度,提高送风温度,减少温差,而上回则可提高回风温度。9、工艺装备节能化药厂洁净室工艺装备的设计和选型,在满足机械化、自动化、程控化和智能化的同时,必须实现节能化。如对水针剂生产,可设计入墙层流式新型针剂灌装设备,使机器与无菌室墙壁连接在一起,而维修在隔壁非无菌区进行,不影响无菌环境。由于机器占地面积小,减少了洁净车间中100级平行流所需的空间,以及工程投资费用和人员对环境洁净度的影响,大大节约了能源。同时,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减少生产设备的排热量,降低排风量。如尽可能采用水冷式设备,并加强洁净室内生产设备和管道的隔热保温措施,减少排热量,降低能耗。(出自《洁净室》)

2021

05-27

< 12 >